戴爾科技集團在各大業(yè)務領域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2018年第四季度答卷——當然,存儲部門除外。沒錯,EMC的加入讓巨頭戴爾的存儲業(yè)務營收同比縮水達11%。
超融合廠商Nutanix公布了2018財年第二季度財報,該季度收入為2.867億美元,同比增長44%,環(huán)比增長4%。
在2018年2月,Gartner發(fā)布首個超融合基礎設施魔力象限報告,這說明超融合在概念、技術、產品和市場方面擁有了成熟和穩(wěn)定可發(fā)展的趨勢。
國內超融合領導廠商SmartX(北京志凌海納科技有限公司)宣布來自硅谷的容器管理平臺提供商Rancher Labs正式加入“SmartX生態(tài)合作伙伴計劃/SmartX Ecosystem Partnership Program(SEPP)”。
超融合市場已經不再是一個概念炒作,而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巨大市場,各路玩家紛紛展開布局。那么,在進入到2018年,超融合市場會怎么走呢?我們不妨進行一下預測。
讓計算靠近數(shù)據,這聽起來像是一種繞過存儲訪問瓶頸的好方法,但由于軟件問題以及開發(fā)特定硬件和非x86環(huán)境的需要,進展十分困難。
如果超融合型系統(tǒng)在本質上屬于增強型服務器,那么不具備服務器硬件或者軟件渠道合作關系的HCI供應商則注定要面臨失敗。
一年之間HCI市場的態(tài)勢可謂風云變幻:僅僅12個月之前,HPE還統(tǒng)治著這一領域; 但隨著Nutanix與戴爾易安信的攜手共進,這一新的聯(lián)盟已經憑借著自家VSAN設備占據優(yōu)勢。
本篇文章便要深度對比分析市場各主流超融合和廠商,幫助超融合入門用戶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超融合概念,并能從核心關鍵方面來了解不同廠商及產品的特點,從而結合企業(yè)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評估與選擇。
提到Nutanix,我們首先想到了是超融合,沒錯,作為超融合領域的引領者,Nutanix在近幾年的發(fā)展中,可謂是大放異彩,并于2016年成功上市?梢院敛豢鋸埖恼f,在超整合領域中,Nutanix是行業(yè)先驅者+顛覆者。
最近,思科方面推出了其HyperFlex超融合軟件的新版本,并通過增添該軟件對微軟公司Hyper-V虛擬化軟件的支持以表其熱忱。
思科近日宣布,計劃收購Skyport Systems,這是一家成立5年時間的超融合基礎設施提供商,此前獲得了67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。
戴爾已經將Chad Sakac領導的融合平臺和解決方案部門(CPSD)分拆打散到現(xiàn)有的服務器、存儲和網絡部門(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部門)了。
時間就是金錢,效率就是生命,通過華為規(guī)范化、專業(yè)化的項目管理,組織遍布全國的交付服務資源,使超融合架構以及更多的新型的金融解決方案,能更快、更廣的為客戶帶來便利、降低成本、創(chuàng)造價值。